紅外測油儀相比原有傳統的油類分析儀先取樣再以定性方式量測,時間長且無法及時得到測量數據。而大多數物質的分子官能基能吸收紅外光,利用光譜能量的吸收與轉換很容易進行內部成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
主要應用領域:紅外測油儀不僅適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生活用水和工業廢水等各種水體及土壤中石油類(礦物油)、動植物油及總油含量的監測,同時也是煙氣(飲食行業油煙)含油量監測國家標準推薦的儀器。此外,還可用于有機試劑純度檢測及含各種不同C-H鍵有機物總量和分量的測量。
初次運用紅外分光測油儀工作時需求留意哪些問題?
采用光度法特地測量水質類和動植物油的實驗室儀器,采用磁力攪拌萃取的方式用化碳萃取水中的油類物質,然后運用疏水膜替代無水鈉隔離雜質和水分,分 離出油和化碳的溶液,測定總萃取物含油量。它是一種新型的精細檢測設備, 在實驗室內也較為常見。動輒幾萬元的價錢考驗著操作人員的仔細水平。因而,學習相關操作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定要將失誤遏止在萌芽階段。下面是一些操作留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協助。
1、所用應為剖析純以上并經活性炭過濾提純或蒸餾提純,經儀器驗證合格前方可運用,考證辦法可參考本闡明書相關局部。
2、照明的光學器件應防止人手觸摸,盡量防止灰塵的沾污。若光學鏡面沾有手印或灰塵,能夠在技術人員指導下用*或丙酮沖洗鏡面,關于光柵不能這 樣清洗,需專業人員才干維護。
3、初次運用時應預熱30分鐘后再停止丈量。
4、假如在初次操作過程中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刻關閉主機電源和微機,然后重新開機工作。
5、測油文件保管在c盤目錄下,經常在其它盤上對結果的文件夾備份。
6、操作紅外測油儀的時分應帶實驗用手套,打開通風設備,堅持空氣流通,避免四氯化碳揮發對人體形成損傷。
產品介紹
SJ-6700 紅外分光測油由我公司獨立研發、生產的一款實驗室紅外測油儀,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標準“HJ637-2018 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進行開發研制的測定水中油類、石油類、動植物油類含量的專用紅外分光光度計。
應用領域
廣泛應用于各部門的環境監測系統,石油化工、水文水利、自來水、污水處理廠、火力發電廠、鋼鐵企業、高校科研教學、農業環境監測、鐵路環境監測、汽車制造、海洋環境監測、交通環境監測、環境科研等各大中型企業實驗室。
工作原理
水樣在PH≤2的條件下用四氯乙烯萃取后,測定油類;將萃取液用硅酸鎂吸附,去除動植物油類等物質后,測定石油類。油類和石油類的含量均由波數分別為2930 cm-1 (CH2基團中C-H鍵的伸縮振動)、2960 cm-1 (CH3基團中C-H鍵的伸縮振動)、3030 cm-1 (芳香環中C-H鍵的伸縮振動)處的吸光度A2930 、A2960 、A3030,根據校正系數進行計算。動植物油類的含量為油類和石油類含量之差。
產品特點
(1)采用高通量光學系統,一體光路設計,光程短,能量大,儀器體積小,重量輕,先分光后吸收,符合紅外光譜特點要求。
(2)采用電調制光源,降低光源發熱強度,利于系統散熱,光源壽命可達3000小時以上。同時由于無機械切光運動部件,從而簡化了儀器結構,提高了儀器穩定性。
(3)采用步進電機控制光柵。
(4)*的比色池結構設計,適用0.5到5厘米任何比色皿。
(5)具有譜圖連續掃描功能,顯示樣品譜圖,從而準確分辨出干擾物,并能檢驗萃取劑的純度是否符合測量需要。
(6)儀器可手動定位波長位置,以達到準確測量波數2930cm-1、2960cm-1、3030cm-1處吸光度。
(7)分析軟件可自動計算水中油濃度,測量結果自動保存為檢測報告。
(8)適用于四氯乙烯或四氯化碳做萃取劑的紅外分光光度法。
技術參數
型號 | SJ-6700 紅外分光測油 |
基線穩定性 | 零點實時自動調整(無基線漂移影響) |
方法檢出限 | 當水樣體積為500ml,萃取液體積為50ml時,檢出限為0.06mg/L |
儀器檢出限 | DL≤0.06mg/L(測量11次四氯乙烯空白液的3倍SD) |
準確度誤差 | ≤3% |
重復性 | RSD≤1%(30-50mg/L油標樣測定11次) |
基本測量范圍 | 0.1~80mg/L |
Zui低檢出濃度 | 0.01mg/L(水樣中油濃度) |
Zui高測量濃度 | 640000mg/L(水樣中油濃度) |
吸光度范圍 | 0.0000~3.0000AU(即透過率100~1%T) |
波數范圍 | 3400cm-1~2400cm-1(即2941nm~4167nm) |
線性相關系數 | R>0.999 |
測量樣品 | 全譜掃描,40秒/樣 |
主機外型尺寸 | 450mm(長)×310mm(寬)×160mm(高) |
主機重量 | 10Kg |
溫度 | -5~45℃,相對濕度:20~80% |
主機電源功率 | 220 ± 10% V,50Hz,50W |
微信公眾號
移動端瀏覽